据了解,本次评选以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落地能力为导向,以科技部《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理论依据,广泛征集行业专家的指导意见, 建立了以创新投入、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创新驱动四大维度和11 项指标构成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评价体系,再结合企业年报、CDE审评数据、第三方专利统计机构、米内网数据库等公开数据统计以及对创新药企业的走访调研结果,对创新药企业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并推出了中国 BigPharma 创新力TOP10 排行榜、中国小分子药物企业创新力 TOP30 排行榜、中国抗体药物企业创新力 TOP30 排行榜和中国新技术药物企业创新力 TOP30 排行榜四大子榜单。
投资圈从关注过去的模式创新、运营驱动,开始转变为关心真正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这对行业的发展无疑是个好消息,对于有技术优势的创业者也是正向鼓励。而现在,生物医药行业可以说是资本市场中最火的赛道。
科技如今看起来已经很发达,但我们仍然不知道:人的思想从何而来?人类的寿命如何延长?地球生命在何处产生、如何产生?记忆如何存储和恢复?肿瘤的控制比治愈是否更容易?太多太多···以及所有人此刻都最关心的:新冠什么时候能被治愈?未来会不会还有类似的病毒?3蓝驰创投是谁?作为一家穿越了几轮周期,经历过波峰与低谷的早期投资基金,蓝驰创投越来越坚信:技术和科学,才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推动力。倒是有一件事跟互联网越来越像:越来越多本来专注于行业中一个环节的公司,为了塑造自己的护城河,全都往管线开发中切。因此,如果你有前沿的技术、旺盛的好奇心、强大的执行力、对科学的爱,或者只是对生命科学的热情,请来联系我们。2那互联网基金有什么优势呢?脑洞大,想象力丰富,胆子还大,没有什么事是他们认为做不到的,而幻想正是科技创新的第一推动力。在今天,这些看似空洞的深度思考,其实有很多可以普及到其他行业。
芯片、半导体、新能源、航空航天、以及永远的21世纪的科学:生物医药。做药的估值,可是远高于做CRO的。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同时公布了 2021 年院士增选名单。
名单如下:中国工程院2021年当选院士名单(共84人,分学部按姓氏笔画排列)中国工程院2021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共20人)参考资料:1.关于公布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的公告2.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2021-11-18 11:09 · 生物探索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同时公布了 2021 年院士增选名单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成功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被纳入新版目录。此外,一项围手术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可切除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NCT04848753)正在开展中。
其中,JUPITER-06研究(NCT03829969)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Ⅲ期研究,旨在比较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与安慰剂联合TP化疗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一线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达到了复合主要终点,与单纯化疗相比,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均获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显著改善。
这是特瑞普利单抗获得的第四个孤儿药资格认定,此前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及软组织肉瘤已分别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基于JUPITER-06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于2021年7月受理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参考资料:1.拓益速递 |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食管癌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2021年9月,JUPITER-06研究在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首次公布结果。
如今,特瑞普利单抗自2016年初开始临床研发,已在全球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30多项临床研究,积极探索本品在黑色素瘤、鼻咽癌、尿路上皮癌、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胆管癌、乳腺癌、肾癌等适应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君实生物也计划与海外合作伙伴Coherus于2022年向美国FDA提交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适应症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君实生物PD-1单抗再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食管癌 2021-11-17 11:08 · 生物探索 君实生物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食管癌(EC)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近日,君实生物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食管癌(EC)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Orphan-drug Designation)。
目前,君实生物针对食管癌开展了2项特瑞普利单抗的Ⅲ期注册临床研究。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是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获批的第一个适应症为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君实生物也计划与海外合作伙伴Coherus于2022年向美国FDA提交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适应症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此外,一项围手术期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可切除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NCT04848753)正在开展中。
目前,君实生物针对食管癌开展了2项特瑞普利单抗的Ⅲ期注册临床研究。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成功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被纳入新版目录。该研究达到了复合主要终点,与单纯化疗相比,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患者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均获得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显著改善。这是特瑞普利单抗获得的第四个孤儿药资格认定,此前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及软组织肉瘤已分别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近日,君实生物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食管癌(EC)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Orphan-drug Designation)。2021年9月,JUPITER-06研究在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首次公布结果。
基于JUPITER-06研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于2021年7月受理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参考资料:1.拓益速递 | 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食管癌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君实生物PD-1单抗再获得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用于治疗食管癌 2021-11-17 11:08 · 生物探索 君实生物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食管癌(EC)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其中,JUPITER-06研究(NCT03829969)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Ⅲ期研究,旨在比较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与安慰剂联合TP化疗在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癌一线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是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获批的第一个适应症为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如今,特瑞普利单抗自2016年初开始临床研发,已在全球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30多项临床研究,积极探索本品在黑色素瘤、鼻咽癌、尿路上皮癌、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胆管癌、乳腺癌、肾癌等适应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而百汇泽(帕米帕利胶囊,pamiparib)则是中国首款获批用于治疗涵盖铂敏感及铂耐药伴有胚系BRCA突变的复发卵巢癌患者的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证监会批准同意百济神州科创板IPO注册,拟募资200亿,创历史之最。百济神州称,2021年1-9月及2021年7-9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公司营业收入增加,净亏损有所减少,主要系公司自研产品以及安进授权销售产品的销售规模有所扩大,且2021年一季产生一次性技术授权收入。此外,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tislelizumab)与诺华的合作,为迄今为止中国药物授权交易首付款和交易总金额最高的合作。
商业化能力方面,公司在中国的商业化团队规模超过3100人,覆盖超过1000家医院。在此次科创板IPO获准注册前,2016年、2018年,百济神州已先后登陆纳斯达克、港交所上市,其营收状况颇受关注。
2021年11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按法定程序同意百济神州有限公司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这意味着,百济神州不到4年烧钱近400亿。
招股说明书注册稿显示,公司已建立超过2100人的全球临床开发团队,其中超过1000人在中国,其余分布在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自成立以来,百济神州已有3款产品获批上市,其中BRUKINSA(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zanubrutinib)是第一个获美国FDA批准和第一个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的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药,由此奠定了公司在中国抗癌药领域领军者的地位。
参考资料:1.百济神州IPO顺利注册 中国创新药一哥即将登陆科创板2.中国本土研发能力最强的药企——百济神州的投资价值分析3.百济神州通过注册:不到4年烧钱近300亿 CFO及首席医学官离职4.刚刚。截至11月16日,百济神州港股报收232港元/股,美股报收389.34美元/AD,公司总市值约合2300亿人民币。扣非后净亏损分别为49.4亿元、71.18亿元、117.4亿元。百济神州科创板IPO获准注册,将创2项新纪录 2021-11-17 10:56 · 生物探索 2021年11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按法定程序同意百济神州有限公司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这标志着百济神州登陆国内A股市场正式进入倒计时。
在深厚的研发能力之下,一支全球化的大规模临床开发团队及成熟的商业化体系则成为支持其快速拓展的强大动力。除了已上市产品外,2021年8月,在全球研发日投资者电话会议中最新公开的产品管线与研发版图显示,百济神州正在进行的超50项临床前项目中,多个研究项目具备同类首创(first in class)潜力。
针对2021年的年度营收,百济神州预计将达68.5亿元至80.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亏损为85.42亿元至 110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85.77亿元至110.47亿元。美国商业化团队规模也已超过150人。
其前三个季度营收为62.2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4.59亿元增长326.88%。根据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百济神州在2021年第三季度营收为13.3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3亿元增长112.21%。